物联网自动虫情信息系统
物联网自动虫情信息系统是物联网技术与虫情测报技术深度融合的智能化植保系统,能在无人值守下完成诱虫、虫体处理、数据采集、分析预警等全流程作业,还可通过云端平台实现远程管控,广泛应用于农林多场景的虫害监测。以下是其核心架构、核心功能及典型应用案例的详细介绍:

1. 核心架构
- 感知层:作为数据采集基础,包含诱捕设备和各类传感器。诱捕设备有光诱的智能虫情测报灯、性诱的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装置等,可针对性捕捉不同害虫;传感器涵盖温湿度、光照等环境传感器,用于感知环境参数辅助虫害分析,还有图像传感器、振动传感器等,精准捕捉虫体特征和活动信号。
- 传输层:适配不同场景采用多元通信方式,短距离用LoRa、ZigBee协议,传输距离可达10km且功耗低;广域场景则靠4G/5G、NB - IoT实现实时传输,延迟低至100ms。同时搭载边缘计算节点,先在设备端预处理数据,仅传输识别结果,减少云端数据压力。
- 应用与分析层:核心是云端管理平台,集成AI算法和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对上传的虫体图像自动识别计数,还可结合环境数据建模分析虫害扩散路径与发生趋势;此外提供电脑端、手机APP等交互界面,方便用户远程操作和查看数据。
2. 核心功能
- 自动化诱捕与虫体处理:不同诱捕设备适配不同需求,光诱型设备靠频振光源诱虫,搭配85±5℃远红外加热仓杀虫烘干,虫体致死率超98%;性诱型设备通过性诱剂精准吸引靶标害虫,还能自动更换粘虫胶卷,可重复使用50次。部分设备配有虫体分散平铺机构,能让虫体均匀铺在传送带上,保障拍照清晰度。
- 智能识别计数与数据传输:搭载的AI算法可识别褐飞虱、草地贪夜蛾等数十至上百种害虫,多数设备识别准确率超85%,且仪器自动计数与人工计数的动态趋势拟合度不低于0.90。数据上传速度≥1M/s,可实时将虫情照片、计数结果等上传至云端,网络故障时会本地缓存,恢复后自动补传。
- 远程管控与预警:用户能通过手机或电脑远程控制设备,比如开启诱虫灯、调节拍照频率、清空杀虫仓等。平台还设有阈值预警机制,当虫口密度或环境参数达到设定阈值时,会及时推送预警信息。部分设备内置GPS定位,方便查看设备位置,若设备被盗还可追踪。
3. 典型应用案例
- 云飞科技TPCB - III - C7.0plus智能虫情测报灯:属于光诱类核心设备,机身用304不锈钢材质,适配水稻等作物场景,可识别119种虫体,对稻纵卷叶螟等害虫识别准确率超90%,支持交流或太阳能供电,适合野外农田、林区等大范围虫害监测。
- 云飞科技TPXY - SA4.0物联网虫情性诱测报系统:主打精准性诱捕,侧面和底部共设12个诱捕口实现多方位诱虫,连续阴雨天气下续航超20天,适配果园、茶园、玉米地等场景,可通过更换性诱剂针对性监测特定害虫。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