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标准农田筑牢丰收根基
近日,从省政府办公厅传来喜讯,盐城市大丰区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因建设成效明显获督查激励通报,全省共有3个市10个县(市、区)获得此项督查激励,大丰区是盐城市唯一一家获得督查激励的县(市、区)。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耕地质量关系国家“饭碗”,关系农民“腰包”。盐城市大丰区深入践行“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巩固提升粮食产能、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工程来抓。去年,该区共建高标准农田17.9万亩,其中国家项目9.9万亩、自建项目8万亩,含示范区4.5万亩。整体推进刘庄、白驹2个镇试点建设1000亩生态型高标准农田。项目区建成后,昔日“低效田”变成“高产田”,也让农民们的饭碗“越端越稳”“越端越丰”。
在该区小海镇高标准农田项目区,长长的矩形渠和排水沟纵横交错、平整的机耕道穿插田间。“以前田块分散,灌排设施受限,基本靠天吃饭,如今土地流转连片,建成生态灌排系统,大大提升了机械作业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改善了农村环境,还提高了粮食产量。”提起高标准农田建设带来的好处,该镇种田大户王俊由衷感慨。小海镇2021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6万亩,共新增及改善灌溉面积1.44万亩、排涝面积1.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1.2万亩,其中高效节水0.6万亩,田间道路通达率达到100%,新增粮食产能约100万公斤。
“高标准农田是旱涝保收、高产稳产的农田,是耕地中的精华。”大丰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韦桂和说,自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后,有效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宜机化作业,大大提升了粮食产量和质量,项目区的粮食产能平均提升了13%。截至目前,该区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28万亩,筑牢了丰收的根基,对全省粮食安全贡献了重要力量。
近年来,该区紧扣“高”字,一步步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美好蓝图变为生动现实。高站位系统规划、高起点整体推进,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集中连片、规模开发,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建管并重、良性运行”原则,将“生态优先”理念贯穿高标准农田项目规划、设计、建设全过程,上下联动,高效率推进。区政府将其列为十大民生工程,并成立了高标准农田建设协调小组,由区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区委、区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下设“一办四组”,区农业农村局加强业务指导,各镇(区、街道)落实主体责任,发挥村级组织作用,鼓励农业投资公司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有效调动了各方力量共同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
高标准农田,不仅要建好,还要管好、用好。在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大丰区坚持建管并重,不断健全建管机制,形成高标准农田建设“一张网”。区委、区政府将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乡村振兴和年度综合考核中,督查小组每月对建设进度、工程质量、安全生产等进行督查通报。严把设计、招标、工程变更及审计验收等各类关口,坚持信息公开、程序规范,上下联动共同抓好项目建设管理。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层层压实责任,打通管护“最后一公里”。项目竣工验收后,及时将工程进行移交,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加强日常管护,做到“建、管、用”并举,确保良田粮用,项目建设长期发挥效益。
分享